酸洗磷化、電泳 植保無人機行業(yè)冷與熱
植保無人機行業(yè)冷與熱
在目前的農機行業(yè),有一個特別抓人眼球的產品,叫做植保無人機。植保無人機以其體積小、重量輕、運輸方便、可垂直起降、飛行操控靈活、適應性強、效率高、高適應性,加上帶著高科技的光環(huán),一直是傳播的寵兒。加上我國面臨經濟增長方式轉變、產業(yè)升級的需要,一些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很大,資金不斷涌入,生產企業(yè)你方唱罷我登場,熱鬧非凡。除了賣飛機,還有賣服務的,也有搞租賃的。但記者在鄭州召開的2017年全國農業(yè)機械及零部件展覽會(簡稱春季展)轉了一圈,卻有一個問題在心頭遲遲不能散去,這植保無人機行業(yè)究竟是冷還是熱呢? 展覽會上看著有點“冷”,但參展商對2017年市場表示樂觀。照一般的邏輯,一個紅火的行業(yè)一定在行業(yè)展覽上有所展現(xiàn),制造商們參展踴躍,各種產品爭紫斗艷。但在春季展上沒有看到這種情景,一圈轉下來,看無人機有點眾里尋她千百度,暮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。因為整個展館我們也就看到六家,當然有可能沒有看到的“漏網之魚”,但總數(shù)估計在個位數(shù),大名鼎鼎的極飛、大疆都沒有找到。參展的機型也很單一,基本上以電動多旋翼無人機為主,只看到一架單旋翼。據說按飛行平臺分類,無人機可分為固定翼無人機,單旋翼無人機、多旋翼無人機等。本來想借這一次展會給自己掃掃盲,增加點無人機的知識,但現(xiàn)實讓人很失望。從無人機制造商的參展積極性來看,植保無人機顯得有點“冷”,否則春季展組織者應當深思,他們?yōu)槭裁床粊?
植保無人機行業(yè)冷與熱
但與無人機參展商交談下來,感到他們對今年的市場普遍樂觀,認為應該好于往年。大致的理由無非是國家補貼開了試點的口子,一些地方農機管理部門積極性較高等。江蘇數(shù)字鷹明確表示今年預計銷售七、八百架,比去年翻一番。億諾用農資資源整合的方法,實現(xiàn)全國第一家植保飛機免費模式,即用戶主要從億諾購買6.9萬元以上的農藥或其它農資,億諾就贈送一架無人機,產品推廣的力度很大,宣傳口號也很響亮,“羊毛出在牛身上,馬來買單”。珠海羽人表示年銷售額在七、八千萬,對無人機的理解也很獨特,認為用無人機進行植保,就像玩具一樣,可以吸引年輕人回歸農業(yè),改變目前農業(yè)主要靠老年人和婦女的狀況。
研討會前“熱”后“冷”。春季展安排了一場“智能遙控植保機技術研討會”,好像對象為所有智能遙控植保機械,但實際研討的只是植保無人機。聽眾坐的滿滿當當,筆者晚去了幾分鐘,幾乎找不到座位。研討會分兩個階段,一階段的主題為過去無人機研制經驗分享,說說那些走麥城的經歷,確實很受歡迎,現(xiàn)場氣氛很“熱”。比如談到某廠有年賣了一百多架無人機,結果全廠人一年都在修飛機云云,可見無人機制造必須把高可靠性放在首位。但到了二階段----無人機行業(yè)問題研討時,參會人員一下子走了一大半,現(xiàn)場氣氛驟然“冷”卻。研討圍繞與無人機植保有關的人(運營人、操作者)、機、天、鏈四個方面展開。其中最核心的問題是植保無人機如何定性,應該是航空器還是農機,對行業(yè)發(fā)展特別重要,事關行業(yè)管理大計。如果按航空器管理,按其嚴格的一套制度管下來,無人機可能兩年都無法成為商品。此外還有當前植保無人機是否應該制定標準等問題(有關分析將在《農機質量與監(jiān)督》第四期刊出)。
植保無人機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產業(yè)。從1912年加拿大開始將飛機作為大田作物、果園等噴灑農藥輔助工具,航空植保的歷史已經超過百年;從1987年,日本Yamaha公司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臺農用植保無人機(R-50),農用植保無人機也已經歷了30年的發(fā)展歷程。我國的植保無人機發(fā)展剛剛起步,說“熱”也罷,說“冷”也好,它就在那里,處于產業(yè)的童年,許多影響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根本性問題還沒有定論,需要有關部門關注,但注意既不要拔苗助長,也不要一管就死,最好給它空間自由成長,依托市場走出一條成功之路。中國的18億耕地,龐大的植保需求,將為植保無人機的發(fā)展提供可以深度挖掘的市場。